文博资讯
“大道同行 海纳百川”档案文物展讲解词及音频
发布时间:2025-03-21        浏览次数:77

       大家好。欢迎参观“大道同行 海纳百川——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到一带一路的上海实践”档案文物展。本展览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高校临港片区文化育人联盟联合主办。

       “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是丝路精神的内涵,而丝路精神也在2021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开篇.mp3


第一单元  会通中外


       千年丝路,驼铃悠扬、风帆鼓荡,多元文明互动交融,塑造了多彩绚丽的世界。17世纪以来,由地理大发现而开始的世界融为一体的进程加快,海洋在东西方物质、知识、观念交互中的角色愈发凸显。不同的文明、族群,跨越河山、舟楫扬波,书写着更为精彩的丝路故事。

【航线示意图】

       宋元时期,随着航海时代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不断拓展丰富。海上丝绸之路自中国沿海地区出发,东达日本、朝鲜,向西绕过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半岛,到达阿拉伯地区、非洲东海岸以及欧洲等地。因在隋唐时期输出的大宗货物是丝绸,故称“海上丝绸之路”;到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出口货物,又称“海上陶瓷之路”;由于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故又有“海上香料之路”之称。

【青龙镇】

       青龙镇位于现在青浦区的白鹤镇附近,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首句“青龙镇去县五十四里,居松江之阴,海商辐辏之所。”歌颂了青龙镇发达的海运商贸。

【金鸡纳霜】

       金鸡纳霜即奎宁,原产于南美洲,专治热病疟疾。在17世纪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后来法国传教士向康熙帝进贡此药,一举治愈了他的疟疾。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江宁织造,也是康熙帝的发小。康熙帝得知曹寅病重后立刻赐药,但由于路途遥远,药没送到曹寅就病故了。上奏折的苏州织造李煦和江宁织造曹寅是姻亲。曹寅是李煦的妹夫。

【大福船模型】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时的主要船型之一。该模型由非遗传承人岑国和打造,参考出土文物、史书典籍、专家学者意见,力求复古如旧。小到船头一盏灯,大到船身木料,都争取和历史上的大福船保持一致。

【海运粮船图】

       此图为清代海运官船,是海上漕运的主要用船,方头、方尾、平底,是一艘典型的中式帆船。它既可以在海上航行,也可在内水航行,不易搁浅。每船可运粮食约4000-6000石,当时清朝总拥有数量超过万艘以上。

【皮货增值单】

       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及乾隆初年停止俄方入京贸易后,恰克图成为中俄两国唯一合法贸易场所。使团进京可携带一定额度的商品进行交易。这份档案即使团进京携带的皮货增值单。以昂贵珍惜的皮草为主,比如海龙皮、狐皮等。两个价格,上方价格是俄方报价,下方价格是清廷还价。

【莫尔森考察奏折】

       明清之际,中日贸易活跃,中国的丝绸、染料、书籍等运往日本长崎,换回洋铜等物品。1701年,康熙帝谕令江南三织造遣员赴日密查贸易。此即为莫尔森往返考察情况的奏折。

【东洋南洋海道图】

       海道图为大洋行船所用,该图为施琅之子,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piào)进呈。图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出东南沿海及东亚、东南亚地区往来航线。以文字注记各地港口,物产。其中详绘航线、针路及行船时间,并以文字注记形式概述各地区物产。图幅正中为我国南海,图绘相关岛屿与中国大陆地区着色情况,亦成为我国对南海及周边区有效开发、实施管治的历史证明。

【永乐通宝铜钱凝结物】

永乐通宝是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后铸造的年号钱。郑和下西洋时期随船携带作为赏赐各沿线国家的礼物。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永乐通宝逐渐成为沿途各国的通用货币。

第二单元  和合四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明清中国在继续发展固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交相辉映。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东洋、南洋、大、小西洋,商队使团不绝,中华文化包蕴万千、和合四方。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制于明崇祯七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和先进的星图。由当时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主持,传教士汤若望、罗雅谷等人参与绘制。整体底色为蓝色,图上星座被镀上金色,显得金碧辉煌。各个星座的命名,既有中国传统名称,也有西方译名。四周绘制当时先进的天文仪器。《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印绘不久,汤若望便私下复制了两个副本送往欧洲,一份现存梵蒂冈图书馆,一份藏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2014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谐奇趣西洋水法图】

       是圆明园西洋楼风景纪念册。中国画师第一次独立运用西洋画透视法起稿及中国画匠制版、印刷的铜版画。共20 幅,最为著名的是海晏堂前喷泉的十二兽首。截至 2020 年 12 月,七尊回归祖国,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

【瑞谷图】

       中国自古重农务本,视瑞谷嘉禾为吉祥的征兆。1727 年全国丰收,雍正帝特命郎世宁作《瑞谷图》,并亲作御论,颁示各省地方官员,以昭明自己“以修德为事神之本,以敬民为立政之基”。图上有金色瑞谷五穗,穗长且颗颗饱满,寓意五谷丰登。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信函】

       179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督百灵派人到达广州,向清政府报告英使团前来为乾隆帝祝寿的消息,并将百灵的信函交给广东巡抚郭世勋,信函有拉丁文和英文两个文本,本件为英文本。

【哥德堡号】

       哥德堡号原本是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曾经三次到访中国进行贸易,1745年回航途中沉没。1984 年考古发现残骸,瑞典复刻了一艘新哥德堡号,并沿着先人的航线,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于2006 年 8 月到达上海,停留两个月。这两张照片,是上海市民为新哥德堡号举办的欢送仪式现场照。

第三单元  风气之先


       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华大地屈辱地“敞开”了国门。原本就是中国沿海南北洋贸易和东亚最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的上海,以其襟江带海、物产丰饶,以港兴商、以商兴市的独特优势,在风云际会中成为中西文明碰撞交流、融合发展,开风气之先的近代城市。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发展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航运、外贸、工业、金融及文化中心,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和世界级的大都市。

【租界地图】

       这是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最老的一张租界地图,绘制于1855年。反映早期英租界的范围,外滩地区的主要马路已经基本形成。

【江海关大楼设计图】

       上海开埠后,上海道台宫慕久应英国领事的要求,于1846 年在租界内设立江海北关,负责外商进出口税务办理等事务。江海关大楼历经三代变更,这是第三代江海关大楼的设计图,也是现在外滩的经典建筑之一。1950年2月16日,江海关正式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江海关大厦,也顺理成章变为海关大楼。

【五十两江海关银锭】

       此件为国家一级文物,由于清末频繁的战争赔款和外国银元流入,海关所铸银锭存世量非常稀有。目前仅见有闽海关、粤海关、江海关、浙海关、津海关、九江关、江汉关、东海关、宜昌关9 种海关银锭。

【江南机器制造局】

       这几年上海兴起了一个赏银杏圣地“局门路”。局门路的“局”,指的正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于1895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也是中国第一家国人自办的大型企业。在这里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多项第一:第一只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炉钢都是诞生于此。上海市档案馆馆藏90卷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德昌制银碗】

       银碗以龙形为主要装饰元素,另外还雕刻着竹子上的鸟儿、宫廷园林人物等场景。从其款识“TC”&“宽”辨识,应为清末沪上德昌首饰店制作(底款有 Tuck Chong和TC),其营业地址为百老汇路155号(今为东大名路航运一条街附近)。五口通商之后,原本由广州垄断的银器行业逐渐向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转移,德昌首饰店就属于广帮银楼之一。

【中国与世博会】

       1851 年首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上就出现了中国的身影,1873 年奥地利维也纳世界博览会开幕,清政府第一次以官方名义派人参加世界博览会。这是中国送往参会的展品清单,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

第四单元  幸福之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倡议一经提出,全球瞩目,应者云集。十年以来,上海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始终积极响应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围绕标志性工程和重大战略平台精雕细琢,全力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为“一带一路”提供高水平开放平台、高能级服务支撑,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实现高质量共建贡献“上海力量”。

       (一)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号召提出的十年间,我国和159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搭建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2017年《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在金融、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重点工作计划。

       (二)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方向。陆路:2021年9月,中欧班列上海号正式发车,是上海开往德国汉堡的洲际货运专列。截至23年4月,“中欧班列—上海号”已累计发运近万个标准集装箱,总货重约8万吨,货值31.2亿元。

海路:“东方比雷埃夫斯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之一,由中远海运集团建造。首航抵达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港方以“水门礼”欢迎这艘近400米长的集装箱船首航挂靠比港。比港也是中远海运集团和希腊共同建设,现在已经跃升为地中海第一大港。

       (三)贸易畅通,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上海积极创办“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打造“丝路E企行”小程序和主题购物节。

       (四)资金融通,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源头活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开展金融合作,十年来“上海价格”影响力持续扩大。2019年,20号胶期货上市,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天然橡胶生产国近三成橡胶采取20号胶期货作为定价标准。

       (五)民心相通,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中老铁路2021年12月正式运营,使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2018年与中老铁路项目呼应,一批老挝留学生来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学习铁路工程技术,在他们即将毕业之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总书记,对中国合作援建以及对学校培养的感谢之情。

讲解词:上海市档案馆,

讲解音频:上海海洋大学校史宣讲团刘洋孜、龙昕、孙欣冉、齐祝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