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资讯
博物馆日忆校友——缅怀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校友黄宣佩学长
发布时间:2014-05-19        浏览次数:76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经过三年建设与布展的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它将带着参观者“穿越”到6000年前,领略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稻的模样,寻觅上海先民最早的生活足迹。

1961年起,上海博物馆对这处古遗址进行了五次考古发掘,黄宣佩学长(毕业于1950届渔捞科专业)主持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发掘崧泽遗址,发现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其研究与考证,被以“崧泽文化”命名。崧泽文化存在距今5900-5200年之间,是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老专家、老领导,黄宣佩学长曾历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常务)、国家教委华东师大城市与环境考古遥感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文物书画收购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等职。他是上海地区田野考古的奠基人,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960年春,黄宣佩(前排站立者右四)主持马桥遗址发掘时参加人员合影

为探寻上海地区古文化起源做出重要贡献

除了发掘崧泽文化遗址之外,黄宣佩学长还主持了马桥遗址发掘,发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这类文化的陶器表面通体拍印编织纹。经过他的整理研究,得出判断:马桥中层是一处古越文化遗存。考古报告发表之后,该处文化被考古界称之为“马桥文化”。马桥遗址的发掘研究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将上海的历史向前追溯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时期。其次,将上海的成陆年代向前推了一大步,黄宣佩学长认为至少在五千年前,上海西部及西南部就已成陆,远较学术界当时的普遍认识要早,这一观点后来得到了学界的肯定。


1986年秋,时任上海市长朱镕基(右三)到青浦福泉山察看考古重大发现,黄宣佩为其解说

对良渚文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1959年,黄宣佩学长主持马桥遗址发掘,第一次发现了良渚文化的墓地。1966年,他主持马桥遗址第二次发掘,首次解决了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良渚文化年代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1984年,他主持青浦福泉山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人工建造的福泉山良渚高台墓地,被学界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在长期的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中,黄宣佩学长对良渚文化玉器的用途、制作工艺、玉器变白以及玉器刻符、玉琮、玉锥形器等都作了深入研究,对出土良渚玉器进行了微痕研究,认为良渚文化的古人已经具备了发明砣具的条件。

与母校结缘

1930年,黄宣佩学长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石桥村,他的父亲和叔父是一艘货轮的技术工人。1947年,他以初中优等的成绩越二级考入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上海海洋大学前身),志愿成为一名海员。但当毕业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海运事业尚无发展,他暂时无法实现志向,待业在家。其时正逢上海市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文管委),通过组织的介绍,他参加了招聘考试并被录用。1952年5月16日,他被分配到上海博物馆筹备处。1954年,当时的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国家文物局前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身)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黄宣佩学长被派去参加培训,之后顺利毕业。由此,他成为解放后上海第一个参加过正规田野考古训练并具有田野发掘经验的人,这为今后上海田野考古的发展及人才队伍培养奠定了基础。

黄宣佩学长心系母校,尤其关心与支持中国鱼文化博物馆(上海海洋博物馆前身)的筹备和建设,曾就藏品收集、展览设计与布局等方面提出建议,并表示,只要有需要,愿意提供相关的支持与帮助。2012年母校百年校庆之际,他发来贺电,表示因为年事已高未能躬逢其盛而深感遗憾。

2013年6月13日,黄宣佩学长因病谢世,享年82岁。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曾赋诗一首:遗址悠悠古今源,田野人文追当年。崧泽马桥新论起,文化谱系见续篇。沪上考古奠基人,长江下游寻古源。情意无尽汇浦江,后辈岁岁念前贤。


供稿: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